主 题:国新办举行《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(2022)》新闻发布会
时 间:2023年4月26日上午10时
地 点: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
发布人: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邸连柱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4月26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《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(2022)》有关情况。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邸连柱出席并答记者问。
新闻发布会主席台(赵一帆 摄)以下为部分实录
中国日报记者提问(赵一帆 摄)
中国日报记者:过去一年里,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构,在打击侵权假冒、维护国家贸易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请问2022年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?谢谢。
邸连柱(徐想 摄)
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邸连柱: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。2022年,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42.07万亿元,比2021年增长了7.7%,庞大的外贸规模给海关打击侵权带来了挑战。特别是侵权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、隐蔽化、碎片化。新形势下,海关始终保持打击侵权假冒的高压态势,多措并举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。一是持续开展专项行动,高效打击侵权假冒。海关连续6年开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“龙腾”行动,连续3年开展递寄渠道知识产权保护“蓝网”行动。同时,我们也加强了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、冬残奥会和卡塔尔世界杯等重大赛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。2022年,全国海关共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6万多批、7700多万件。二是保护新业态发展,关注侵权假冒新态势。随着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的迅猛发展,我们关注到侵权假冒商品向新业态漂移愈发明显,为此我们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,开展专项行动,治理、遏制侵权多发态势。2022年,我们在跨境电商渠道查扣侵权货物2.1万批、402.3万件,查扣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侵权货物670批、2700多万件,有力促进了新业态的健康发展。三是加强科技赋能执法,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。加强科技装备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的应用,全面推广移动端商标智能识别技术,来辅助我们一线的执法官员能够在线甄别侵权假冒商标,这样就可以加快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的验核速度。四是优化服务举措,指导支持企业创新维权。我们充分发挥海关保护职能,建立更加便捷的关企联系机制,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提示,提高企业防范化解侵权风险能力,鼓励引导企业用好海关保护政策。下一步,全国海关将持续推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深入开展,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、打造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贡献海关的力量。谢谢。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提问(赵一帆 摄)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:我们知道,2022年的确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,很多进出口企业或多或少面临了一些困难或者挑战。请问,海关如何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,助力我们国家的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?谢谢。
邸连柱: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。确实像你所说的,企业是我们进出口贸易的主体,长期以来,海关一直十分关注进出口企业的健康发展,坚持爱企助企惠企,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,切实为企业办实事、解难题。一是引导企业用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。聚焦企业需求,鼓励引导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。2022年全年,海关总署审核通过备案量首次突破2万件,同比增长21%。去年全年核准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总担保122家。二是惠企举措助力外贸稳增长。2022年,海关总署出台了帮扶中小企业纾困6项措施,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。全国海关完善关企联系机制,畅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维权渠道,调研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备案诉求累计800多条,实际解决了将近800条,总体解决率超过了90%。三是多维度服务助力企业便利维权。我们将高新技术企业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,对侵权风险快速反应,对侵权案件及时查办。去年全年共查办涉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85起,查办涉及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26起。四是指导企业提升海外维权的能力。我们密切关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动向,鼓励企业积极应对侵权纠纷。如,我们推荐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入地方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,同时我们也引进海外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库,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。下一步,全国海关也将持续开展政策解读和培训,引导企业充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,维护企业合法权益,从而为我国进出口企业排忧解难。谢谢。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办
联系电话: 010-65194114(总机)
京公网安备:11040102700078
网站标识码:bm28000001
您接下来访问的内容将离开“海关总署门户网站”
是否继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