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> > > >
一、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上再加力
深化风险防控。聚焦“滞、瞒、逃、骗、害”全要素风险,完善“货物、单证、物流、企业、人员、资金”同防机制,健全重大风险实时监测、分级预警、快速核查、提示通报机制。提升风险布控能力水平,提升风险防控精准性有效性。深化口岸安全风险联合防控机制,加强口岸布控场所建设。
强化税收征管。深化综合治税,按照总署统一部署落实减免税措施,做到应收尽收、应惠尽惠。依法依规科学征管,推进税收征管改革,加强税收风险协同防控,强化属地纳税人管理。
筑牢检疫防线。积极融入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,持续开展海关“三江源”生态保护专项行动,严防动植物重大疫情疫病传入和外来物种入侵,维护中华水塔生态安全。加强口岸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,以“多病同检”支撑“多病同防”,持续巩固提升西宁航空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。建立口岸风险联合研判机制,加强与地方信息共享、执法互助,提升风险防控整体效能。
强化监管检查。落实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,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建设,推动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。
打击违法行为。常态化开展跨境物流、新兴业态等重点领域监测,严稽严查逃漏、瞒骗等违法违规行为,着力提升缉私专业打私和全员打私效能。认真学习贯彻新修改《统计法》,坚决打击虚假贸易。
二、在促进青海外贸稳量提质上再加力
精细化落实总署存量增量政策。优化专班工作机制,更加精准落实促进企业通关便利16条措施等,形成政策叠加效能。促进青海有机农畜产品出口增品延链,会同多部门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出口。深入促进青海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,助力优势产品扩大出口。综合用好各类政策,持续拓展国际市场,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。
持续优化民族地区口岸营商环境。深化“关长送政策上门”,提供“一企一策”“菜单式”定制化监管服务,“点对点”帮扶县域外贸发展,以“一县一策”“一县一品”形成“串珠成链”集合效应。增强企业外贸发展意识,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。持续推进aeo企业扩容提质,促进企业切实享惠。优化海关监管服务站功能,推动监管资源下沉延伸。
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。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,引导企业规范经营。多措并举保障企业急需货物通关,全力支持省内重点项目建设。积极稳妥推进检疫准入,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。加强外贸监测预警,为地方提供高质量监测分析报告。
三、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再加力
服务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落实海关进一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、服务中欧班列等重点举措,推动班列常态化开行,有效提升过货量,持续拓宽青海国际物流通道。高质量实施rcep等自贸协定,主动开展cptpp等经贸规则研究。
优化支持区域开放政策措施。落实海关支持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15项措施,用足东西部地区开放平台对接机制,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支持青海和沿边沿海地区深化区域合作,密切与区域海关协作联动。
推动高效优质口岸建设。因地制宜抓好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复制推广。落实总署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措施,助力区内企业做强做优做大。以航站楼升级改造为契机,支持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口岸、保税物流中心等场所进一步发展。
四、在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上再加力
提高思想认识。按照总署要求进一步强化业务科技融合推进工作机制,对全年工作安排提前研究、明确思路、加强沟通、做好准备,突出重点以点带面,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。
加强统筹协调。加大向对口司局的请示汇报力度,尽可能多的参与到项目建设中,参与的总署项目及重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,不断提升西宁海关参与度,及时跟进总署智慧海关建设进展情况,积极参与总署项目试点、复制推广和评估等工作。
积极主动作为。紧盯“智慧渔业”监管功能模块、出口蔬菜溯源监测预警功能模块建设,积极向总署推荐更多符合西宁海关实际的“新点子”。深化与地方政府部门协同联合,推动设施互联互通、信息共享共用、系统集成高效。
五、在深化开展“智关强国”行动上再加力
坚持系统化部署。始终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,以问题、试点、推广、调整、评估等“5张清单”为抓手,运用系统思维,实施闭环管理,防止空谈空转。
坚持项目化推进。紧跟总署“智关强国”各项工作部署,严格抓好报送总署的关级项目落实,以持续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扩大出口、开展“三江源”生态保护专项行动等重点项目撬动“智关强国”行动纵深推进。
坚持清单化管理。根据项目建设情况,实时更新关区问题、调整清单,积极关注总署试点、推广清单,结合关区实际积极参与试点、推广。完善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评估机制,用好评估结果,既要推动重点项目落地,也要避免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。
六、在提升干部队伍建设上再加力
建强领导班子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。落实忠诚干净担当要求,严把政治标准,选优配强领导班子,选准用好各年龄段优秀干部。
提升干部队伍能力。扎实推进“国门卫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动”见成效,以培养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为牵引,全面提升综合素质、发展多元能力、培养专业精神。
激励干部担当作为。强化正向激励,做到严管厚爱,牢固树立“重政治、重品行、重基层、重担当、重实绩”用人导向。
七、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再加力
以高的标准提升党建质量。坚持“书记抓、抓书记”,全面推进机关党建主体责任落实落细。运用好“智慧党建”“青海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”,加强“四强”党支部动态管理,深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。做强新时代海关文化建设,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落实定点帮扶政治责任,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。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,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、保障激励作用,健全完善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,推动纪律建设融入日常、化为经常。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铁规矩、硬杠杠,贯通落实海关工作相关规定和青海省“十严禁”“九条措施”,纵深推进整治企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,建立亲清关企关系,做到清正廉洁守国门,作风优良促发展。
以严的态度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,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,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,推动党委主体责任、职能部门监管责任、纪检部门监督责任同向发力,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、程序契合、工作融合,不断健全关区全面从严治党监督体系。加强新时代海关廉洁文化建设,积极宣传廉洁理念、廉洁典型,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。
八、在强化综合服务保障上再加力
强化安全生产工作。坚决扛起“防风险、保安全”政治责任,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各项措施落地、见效,将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转化为“事事心中有底”的行动力,坚决守牢安全底线、监管红线。
强化法治海关建设。统筹推进规章制度“立改废”,加强新制修订制度合法性审核,提升制度供给质量。增强法治工作参与度和有效性,推动以良法促发展、保善治。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,营造学法、崇法、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。
强化财务保障能力。坚持习惯过紧日子,强化开源节流,加强资金统筹力度,优化支出结构,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。推进“智慧财务”建设,加强财会监督,规范财务管理,推动财会监督成果转化为财务管理效能。
推进事业单位发展。严格落实总署各项改革要求,优化业务运作机制,提升科技支撑能力,更好履行法定职能。
浏览次数:
打印本页 关闭